每逢大考,家长与孩子都会经历一场心理的较量。如何沉着应考?今天,竞技宝app官方精神心理科主任孙锦华医生送给大家一份考前心理提示!
担心发生意外怎么办?
有一部分考生,经常自我贬低,说自己小考还行,大考就不行。其实,这种不利于自己的魔咒是自己给自己带上的。如果做一个全面的考试成绩分析,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是经不起推敲的。
还有的考生担心万一考前睡不好怎么办,感冒了怎么办,考场周围有噪音怎么办,万一透不过气,窗户没有全打开怎么办……
考场上,万一的事情毕竟还是少,即使有些意外情况,考生也要随时调整心态,积极应战。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只要对健康无大碍,还是要克服困难,沉着应战,坚持到最后。
适度紧张不是坏事
有些考生,担心自己到了考场会紧张,发挥不出最佳水平。其实,每个人遇到考试,特别是大考时都会紧张,只是大家表现紧张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考试前的紧张未必是坏事。紧张使得大脑血流增快,保持脑部血液供应,紧张使得大脑保持高度警觉。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会让成绩意想不到到超常发挥,考试需要这种适度的“紧张”。
考生在考试前、考试中,你也可能会出现心率增快、手心发热,容易出汗、呼吸不够顺畅、总是想喝水、总是想去厕所小便的情况。
适度焦虑是个体满足自身需要,心理发展合理的、必然经历的情感过程;对于那些过分焦虑的考生,则需要自我调整,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需要老师家长帮助等方法,积极应对,调节自身状态,投入考试中。
在考场上,你也会发现你周围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监考老师、还是巡考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所以,万一你遇到什么困难和需求,他们一定也会很好地帮助到你。
睡眠不好?没关系!
大考前考生睡不好是很常见的现象。其实,失眠本身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大,而对失眠的过分担心则影响较大。
考试成绩与考前睡眠差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和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有关。大脑不会因为一夜没有睡觉,就把学习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考场上原来该会的知识点还是会。
对于容易失眠的考生,我们建议,睡眠还是保持原有的规律,跟平时上床睡觉时间差不多。对睡眠的时间与睡眠质量要适度降低标准。
次日起来,即使头天晚上睡不好,也不要过分担心,继续保持良好心态应对考试。
考完一门,别纠结
考试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是,当考生考完一门,往往纠结于上一门的某一题没做出来,或没发挥最佳水平,有些难过,情绪上会受到影响。
这时候,要及时调整情绪,要认识到,考得好,考得坏,上一场都无法改变了,接下来,关键是考好下一门,关键是要总分,一门不好,从下门中补,做能做的事情,毕竟能多考几分就考几分。迅速调整情绪,忘记上一门,投入下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