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远去,寒假逐渐步入尾声。不知道孩子们的寒假作业有没有写完呢?相信很多家长心中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每次在要开始写作业的时侯就经常会找不到作业本、课本、笔、尺、橡皮这些文具?为什么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特别容易分心,经常会东张西望,手东摸西摸,每天作业要做到很晚?
1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和大脑对外界信号的关注和选择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环境刺激: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味觉刺激,甚至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设想以下两个场景:孩子回家后正在做作业,突然觉得肚子有些饿了。这时家长正好在厨房开始准备晚餐,孩子就会停下笔,开始张望看看今天晚上是吃什么好吃的呀,耳朵也会开始关注炒菜的声音,鼻子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些感官的分散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心完成作业。
又比如在上课时,老师讲课和写板书的声音可以让孩子们专心听讲,但这时候窗外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或是有人从走廊上走过而发出的脚步声,这些声音就打断了孩子听课的注意力。
同样都是环境对人的刺激,作用却大不相同。我们把有帮助的环境刺激称之为“信号”,例如上课时老师讲课和写板书的声音,有益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会产生干扰的环境刺激称为“噪音”,它们会影响当前的活动,使我们分心。
2
如何在孩子做作业时,减少“噪音”的刺激?
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是做作业前的桌面整理。
第一步:桌面上只放此刻需要的作业本、相应的课本和文具。任何和当前作业无关的,可能会引起孩子分心的东西都需要收纳起来,包括其它科目的作业和课本。
第二步:文具只放在笔筒或是铅笔盒中。比如写语文作业只需要水笔,那其他的彩笔、铅笔等就需要收到笔筒里或是铅笔盒里,并放在孩子需要起身才可以拿到的地方。因为如果就放在手边,孩子容易不由自主地想去摸摸笔、玩玩尺,这样就达不到我们减少“噪音”的目的了。
第三步:需要的物品要放在最顺手、最方便拿的地方。比如做数学作业时,把所有与数学相关的物品直接放在眼前,避免一会儿需要起身去找课本,一会儿又需要去拿文具等情况的发生。这样的规则和步骤可以帮助孩子在做作业时迅速找到目标,避免因为满桌找东西而分散注意力。
在正式开始写作业之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观察桌面,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让孩子大声的问问自己:现在我的桌面干净了吗?还有什么东西会让我分心吗?做作业需要的东西都在了吗?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放在了正确方便的地方?
3
鼓励:放大信号
想要写好作业、培养专注度,成功的秘诀首先是每天练习。家长们的肯定和鼓励是支持孩子坚持每天练习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表扬也是需要我们去放大“信号”的:比如可以每天做好练习的记录表格,让孩子明白这是一件有仪式感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例如遗漏练习步骤或忘记练习。家长应肯定孩子的努力,并协助其弥补遗漏部分。只要孩子能在提醒下完成任务,家长就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微笑、点赞、亲吻、真诚的夸赞或拥抱等,这些都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