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中科院一区,IF=8.1)在线发表由竞技宝app官方曾玫教授团队与JJB竞技宝平台登录入口附属闵行医院陈明亮教授团队等共同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Waning immunity, prevailing non-vaccine type ptxP3 and macrolide-resistant strains in the 2024 pertussis outbreak in China: a multicentre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该多中心研究系统揭示了中国2024年百日咳大规模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驱动机制,为我国百日咳防控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本研究覆盖中国五大地域(上海、安徽、内蒙古、海南、福建),共纳入PCR确诊百日咳病例14874例,从1921份鼻咽拭子样本中共分离出394株百日咳杆菌。通过多中心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发现2024年百日咳流行的重要三大特征:
1. 易感人群偏移至接种过疫苗的大年龄儿童,提示免疫衰减:4-10岁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在五地报告病例总数中占比44.0%-78.5%,尤其是长三角洲地区大龄儿童发病尤为突出。这部分儿童几乎都全程接种过4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这说明百日咳疫苗接种后3-4年已快速衰减,失去保护作用。这些数据高度支持我国4-6岁学龄前儿童需要加强接种百日咳疫苗。2025年1月1日期,我国已开始实施百日咳疫苗全程接种5剂次(2月龄、4月龄、6月龄完成基础免疫,在18月龄加强免疫的基础上,对6岁儿童也进行强化免疫1剂次)。
2. 流行株变异,可能导致免疫逃逸:本研究发现携带非疫苗型ptxP3的MT28克隆株占比达92.6%,PRN缺失率37.1%,PtxP3等位基因流行株PRN表达缺失株的日益主流可能导致免疫逃逸,传播力增强。我们推测,非疫苗型ptxP3变异株绝对优势流行和PRN表达缺失株增加可能削弱疫苗保护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百日咳在中国的暴发。
3. 耐药株广泛传播,抗生素耐药形势加剧:研究进一步证实国内百日咳鲍特菌流行株对阿奇霉素耐药率都已接近100%是普遍现象,这是我国特有的现况,需要高度重视,不应盲从国际一贯将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作为一线推荐药物治疗,不仅会治疗无效,而且加速耐药菌在人群传播和流行。此外,研究也发现对有效的抗菌药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中介敏感的流行株在增加,达到52%。因此,要警惕可能继续加重的耐药趋势,持续监测百日咳的抗生素耐药性是今后监测工作重要的内容。
曾玫教授强调:"接种疫苗产生的血清保护性抗体衰减是引起我国2024年百日咳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而菌株变异与抗生素耐药起到协同驱动作用。我们正面临病原体进化与免疫策略的赛跑,亟需建立动态响应的精准防控体系。目前我国百日咳主动监测不足,临床应加强重视,对疑似病例早识别、早诊断、早报告,及时尽早采取精准抗感染治疗和传染性防控措施,有效阻断传播,降低重症。面对全球百日咳卷土重现的现况,疫苗仍是应对百日咳周期性流行和暴发的最佳防线,针对重症高危的重点婴儿人群,及时接种3剂次疫苗非常重要。正在进行的新疫苗研发也是值得期待的。"
本研究得到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GWVI-2.1.2)等资助,竞技宝app官方感染科的蔡洁皓副主任医师、刘琪怡医师、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陈必全主任医师为论文第一作者。
研究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60652500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