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病房里,10岁的小明蜷缩在病床上,脸色蜡黄。前几日他还在校园里开心地玩耍,却因恶心呕吐被送往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肾功能指标已远超正常范围,“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同学那样去上学啊?”他小声问,妈妈强忍泪水,紧紧握住他的手——小明目前已被确诊为尿毒症,这意味着他的肾脏已经彻底“罢工”了。而此前一直被误认为是因不好好吃饭而导致的贫血症状,实际上正是尿毒症的预兆。
尿毒症:身体的“净水器”坏了
健康的肾脏如同24小时工作的净水器,每天需过滤血液,清除毒素。但当肾脏功能衰竭,毒素在体内堆积,会引发恶心、浮肿、贫血、抽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对小明这样的孩子来说,长期透析虽能维持生命,但生活质量的降低以及生长发育的落后,会让童年蒙上阴影。
生命的礼物:重启人生的肾移植
小明一家来到了竞技宝app官方,在这里,医生告诉他们:肾移植是尿毒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一颗健康的肾脏不仅能清除毒素,尤其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可以有效改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获得最佳的生长和最佳的认知发育,更能让孩子摆脱透析,回归校园。按我国人口计算,每年约有新发尿毒症儿童1500-3000例。随着外科技术的革新、免疫抑制治疗的改良,越来越多的儿童患者可以有移植机会。肾移植后的孩子,他们能正常发育、学习,拥有完整的人生。
而高质量的透析为肾移植的成功,会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小明完善了移植前评估,在等待肾源的过程中,他接受了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幸运的是,半年后,小明收到了通知,他匹配上了合适的肾源!在接到这个通知时,全家的心情既激动又害怕。 “妈妈,我们去试试吧!”小明的一句话点燃了全家的勇气。他们连夜赶往竞技宝app官方。
一支专业团队早已严阵以待:
器官转运团队争分夺秒,通过“绿色通道”跨省护送肾脏,将冷缺血时间压缩到最短;
移植手术团队在无影灯下精密缝合血管,当苍白的肾脏瞬间变得红润,尿液汩汩流出时,所有人长舒一口气;
内科监护团队24小时轮守,监测着小明尿量从0到1500ml的变化,直到肌酐值稳稳回落正常范围。
儿童肾移植:一场需要“量身定制”的生命工程
孩子的肾移植远比成人复杂。他们的血管细如棉线,免疫系统更敏感,用药剂量需根据体重“斤斤计较”。近年来,复旦儿科医院围绕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等疑难危重症大力倡导和发展多学科诊疗(MDT)理念,形成了包括肾移植团队在内的超过50个MDT团队,为提升各类疑难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院已全面开展针对器官衰竭儿童的心脏、肝脏和肾脏器官移植,为国内众多亟需器官移植技术救治的患儿带来福音,也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近500例儿童肾移植随访管理经验(2023年51例,2024年79例,2025年上半年38例)和近100例在透患儿等待肾移植的基础上,在肾脏科学科带头人徐虹教授的引领下,肾脏科和肾移植团队不断挑战医学高度,这些患儿包括低体重供体分配给低龄幼儿的单肾移植、高致敏儿童肾移植等,患儿生存率99.4%,肾移植的年手术量位居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之首。
生命的回响:爱与希望正在传递
出院那天,小明的小脸终于有了红晕。“这是‘新生’的第16天!”妈妈笑着流泪。更让人动容的是小明一家的心愿:“我们会教孩子珍惜这份生命的礼物,长大后帮助更多人,让爱延续下去。”
曾经,依赖透析维系生命的孩子们,如今在移植肾的助力下,得以更自由地拓展生活的边界。医学的终极意义不仅是延续心跳,更是唤醒心跳背后对辽阔生活的渴望。我们也知道,许多家庭在漫长的求医路上早已步履蹒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竞技宝app官方坚持举办公益慈善项目,用一笔笔汇聚爱心的公益基金和一支支紧密协作的多学科团队织就一张温暖的守护网,稳稳接住那些摇摇欲坠的希望,让无数在黑暗中摸索的家庭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如今的小明已重返课堂,操场上的奔跑、课本上的笔记、饭桌上的说笑…这些平凡瞬间,曾是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无数医护、捐献者和家属组成的“生命接力团”,正让更多等待中的孩子,看见新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