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事业,《“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强儿童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溺水,预防和减少意外中毒,将儿童意外伤害防控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竞技宝app官方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始终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自2018年发起“儿童无伤害”倡导行动以来,无论是线上的知识科普,还是线下的互动体验;无论是校园里的安全讲座,还是社区中的实践演练,儿科人始终奔赴在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的第一线,共计申报科委、妇联等课题11项;开展近500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相关科普活动,受益儿童家长超亿人次;发布科普短视频69部;创作医学科普童谣歌曲15首;出版4部伤害预防书籍;研发科普教具8个;无偿向12个区、545个学校的安全共享场所、5个安全体验中心推送相关视频资源,提升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内涵建设。
7月9日,复旦儿科再次发起“儿童无伤害倡导行动”,暑期伤害预防与急救科普夏令营也将同步拉开序幕——在7月10日至12日期间,夏令营通过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授课与实践,科普儿童伤害预防理念和知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及对意外伤害预防的认知,让更多的儿童及家庭参与到无伤害倡导行动中,助力更多儿童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提升儿童自主健康管理意识,认识生命的意义。
启幕:《预防溺水 呱 呱 呱 》新童谣首发
“游泳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预防下水脚抽抽;宝宝在家的时候,安全防护记心头……”伴随着童谣唱作人王渊超欢快的吉他声和孩子们童真的歌声,儿童无伤害倡导行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序幕。今年是复旦儿科与孔祥东乐疗工作室合作的第七年,郑继翠医生与孔祥东乐疗工作室的童谣唱作人王渊超老师携手发布了第15首医学科普童谣《预防溺水 呱 呱 呱》,将医学科普知识用短小精干寥寥几十个字的歌词展现出来,配上轻松好记的音乐。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谣唱诵方式让孩子们将预防溺水的重点牢记在心。竞技宝app官方党委李倩书记也强调:儿童安全,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每一份力量都无比珍贵。守护儿童健康,更要初心如磐,永不止步!
共建:汇聚多方力量,筑牢安全防线
复旦儿科积极探索出“医-校-企-社”多方联动,共同推广儿童伤害预防成果的服务模式。儿科医院“儿童无伤害公益联盟”持续扩大,共同携手编织预防儿童伤害保护网。上海天使宝贝公益基金会作为无伤害公益联盟单位,捐赠爱心资金设立“天使宝贝儿童无伤害公益项目”;好孩子(中国)零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儿童无伤害公益联盟的新成员,与复旦儿科就儿童安全出行发起联合倡议。
复旦儿科致力于以鼓励教育为导向,将医学科普知识融入孩子的日常学习中。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作为儿科医院“儿童无伤害行动合作学校”之一,每年的“医教结合”社团以儿童伤害为主题开展调研,并将调研报告提交到区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活动中,已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区级荣誉。2025年,上海协和南苑幼儿园、上海市闵行区佳佳中心幼儿园和上海市闵行区绿世界实验幼儿园也正式加入成为“儿童无伤害行动合作学校”,共同开展儿童伤害预防与急救相关的科普、研究与倡导等活动。
赋能:培养专业力量,助力安全教育
保障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复旦儿科面向公众招募从事医学、护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相关的专业人士,开设科普宣讲团培训班,共同探索更有效、更深入的医学科普教育模式,以便更有效地将儿童安全知识传播给广大儿童和家长。
除专业科普讲师外,复旦儿科同时招募职工子女成立第二届“医二代科普宣讲团”,复旦儿科一直坚信,孩子本身也充满着潜能和希望,在自己掌握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的前提下,更可以做“科普小达人”,让知识传播。小讲师们将在医院组织的儿童活动、社区开放日、校园宣讲等场合,面向同龄人或低龄儿童进行科普宣讲,成为连接医疗专业领域与儿童群体之间的坚实桥梁。
儿童无伤害,有我在
“儿童无伤害,有我在”——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与行动指南。随着本次儿童无伤害系列活动的开展,一颗颗安全的种子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守护儿童安全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医院、学校、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共同参与和有力行动。我们将以此次行动为起点,将预防伤害的理念融入日常,将急救技能化作守护的力量,携手并肩,织密儿童安全防护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