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罕见病防治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一场极具专业性的学术竞技在海口展开。5月23日下午,竞技宝app官方神经科团队于第三届“闰笛杯”全国罕见病科普大赛-单病种线下演讲赛中表现卓越,从全国各地2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最高分斩获 “非凡奖”。其关于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的科普展示,凭借专业严谨的学术内容与创新的科普形式,为罕见病知识传播树立了标杆。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神经科团队长期积累的专业素养与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在郁莉斐主任统筹领导下,由具备深厚肌病领域专业知识的胡超平副主任医师提供学术指导,龙莎莎医师负责脚本设计,李奕洁医师进行艺术创作,团队成员历经 20 余天的集中筹备,通过反复研讨、修改,对演讲稿的学术准确性、幻灯片的信息呈现方式及视频的专业展示效果进行精细化打磨,最终完成高质量的DMD科普作品,充分展现出团队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
比赛现场,胡超平副主任基于临床诊疗经验,系统阐述了当前社会在DMD认知层面存在的普遍误区,通过详实的数据与典型的延误就诊病例,强调开展DMD科普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随后,郁莉斐主任通过扣人心弦的TED演讲形式,以临床真实病例为引,从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疗现状等维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生动地展示 DMD这一罕见病的全貌;同时,她还介绍多学科管理及前沿的基因治疗技术,为DMD患者及家庭对治疗建立信心、注入希望。演讲尾声,团队创新性地结合改编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与MV呈现 ,传达对DMD患者群体的关爱,引发在场评委观众感动与共鸣。在保障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提升了科普内容的传播效果,实现了学术性与普及性的有效统一。
DMD作为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类型,具有显著的遗传特征与疾病进展规律。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 3500-5000 例新生男婴中约有1例DMD患者,每年新增确诊病例达20000例。患者通常在 3-4岁出现走路姿势异常,10-12岁丧失独立行走能力,20-30岁时多因心肺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值得关注的是,规范的激素治疗联合多学科管理模式,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新兴的基因治疗技术,更有望为DMD治疗带来革命性突破。
竞技宝app官方神经内科始终以提升儿童罕见病诊疗水平为己任,率先在国内开设儿科肌病门诊与肌营养不良门诊,并设立神经肌肉病理分子诊断实验室,构建起完善的罕见病诊断体系。针对DMD患者,医院建立每月 1 次的多学科联合门诊(MDT),整合神经、康复、心血管、呼吸、重症医学、营养、骨科等多学科资源,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病程、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切实推动我国DMD诊疗水平的提升。